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
(相关资料图)
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三省一市持续探索跨界治水、流域共治,筑牢生态基底、推动绿色发展。据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最新数据,2022年长三角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9.4%,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如何深化联合河湖长制?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如何完善?怎样探索水资源价值实现路径?新华社记者展开走访调研。
变“独奏”为“交响”,联合河长制渐成常态
打开手机App认证签到、设定路线……记者6月2日见到沈晓华时,他正沿着蜿蜒的太浦河巡查。作为江苏苏州吴江区黎里镇汾湖湾村党总支书记、太浦河村级联合河长,沈晓华几乎每天如此。
西起东太湖、东入黄浦江的太浦河,是串联苏浙沪的生态廊道。在河边工作了近30年的沈晓华,见证了沿河企业的拆除、水葫芦的消退。如今,微信群里交界村的联合河长实时互动,一条消息就能发起一场跨省控污行动。
图为6月2日,巡河中的沈晓华向记者展示河长制平台。新华社记者林凯 摄
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至2022年底共任命或聘请310余名联合河湖长,覆盖所有省际交界河湖。
变“独奏”为“交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毗邻区域,联合河长制渐成常态。
5月初,桐乡、南浔、德清和吴江正式签订苏浙两省四地跨界河湖联防联治协议;去年12月,地跨苏皖9市的南京都市圈也正式启动联合河湖长制。
协同推进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长江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联合开展“十年禁渔”……长三角不断加强跨界水体联防共治。
“以往,违法人员打时间差偷偷捕鱼,异地调查取证难度大,现在江上执法轻松多了。”晚上9时,在与江苏南京临近的长江大堤上,带着行政执法仪、夜视仪巡查的安徽马鞍山市渔政执法人员崔圣夏说。
信息互通、联合行动、协同立法……系列机制不断深化。
治理太湖蓝藻之患,江苏无锡采用卫星遥观、无人机、人工巡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并与湖对岸的浙江湖州全方位共享信息;南京与镇江、马鞍山协同制定《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是为数不多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流域生态补偿扩围升级,共护碧水长流
放下深水取样器,待其沉入水下5米左右,再上提取水……近日,在新安江皖浙交界处,记者跟随生态环保工作者乘船采样、开展水质监测。
“安徽、浙江各带走一瓶水样回去检测,并测算出水质的P值。”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生态环境执法监测站采样员洪庆平说,每个月定期进行两次联合监测,双方人员共同登船采样。所谓“P值”,是指以高锰酸盐、氨氮、总氮、总磷作为四项考核指标计算出的衡量水质的数值。
图为5月24日,生态环保工作者在新安江皖浙两省交界处,把从新安江中取出的水样倒进桶里。 新华社记者刘方强 摄
水质不达标,上游补偿给下游;水质达标了,下游补偿给上游。
2012年,浙皖在新安江流域首创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年来,千岛湖水质持续优良,两省交界断面水质常年优于Ⅱ类水质,安徽省也因此累计获得补偿资金62.7亿元,用于新安江生态保护和绿色产业培育。
三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6月5日,浙皖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提档升级,变单一资金激励补偿为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的综合补偿。
长三角加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三省一市逐步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
浙江去年9月启动新一轮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目前已实现八大水系主要干流全覆盖。江苏省先后在太湖流域和通榆河流域开展试点,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已实现全省覆盖、双向补偿。
苏皖两省率先建立长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滁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推动建立健全长江干流皖苏段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一江碧水。6月6日,沪苏浙皖就七项生态共治专项文本集中签约,其中,沪苏提出加快建立基于水质水量的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深化协同探新路,“高颜值”转化“高价值”
三省一市携手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不过,记者在调研中也听到有基层干部反映,联合河长制等水环境综合治理举措还一定程度存在协同度不足等问题,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各地探索基础上也要进一步深化。
记者从6月6日举行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三省一市将携手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面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数据共享,探索区域排污权交易,强化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处置与河流湖泊环境风险评估,加快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建议,以沪苏浙共治太湖水为例,可根据各方对水资源利用的份额按比例投入金额,通过统一的机构或者平台将款项统筹使用。
此外,受访专家表示,在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联防共治的同时,还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走进粉墙黛瓦的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谢家路自然村,在取名“籽庐”的民居旁,生态摄影师孙晓东说,几年前把工作室从上海迁到村里,将镜头对准湿地生态、水乡人文,“这里原生态富集、幸福指数很高,我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
北靠长漾湖、南拥周生荡的谢家路,引入多家市场化业态,近三年共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更多居民返乡创业。当下,环长漾片区正在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
图为江苏吴江“曲水善湾”全景。新华社记者林凯 摄
在沪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江苏吴江“曲水善湾”等一批代表性样板项目建成运营、创新研发高等级平台落户,绿色创新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皖浙两省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共建中,将联合开展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建立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共建生态资源权益市场化交易平台,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建立绿色金融发展及服务体系。
监制:车玉明
统筹:杜宇、雷敏
策划|编辑:雷敏、金小茜
记者:陈刚、水金辰、林凯、魏一骏、刘方强、胡洁菲
海报制作:魏冠宇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来源:新华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